校务公开

规划总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校务公开 > 规划总结

东西湖职校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31069

抓实核心要素  彰显创新主题

东西湖职校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2019年度,我们继续以质量内涵建设为改革发展方向和核心,在党建品牌建设、活动文化、技能大赛、1+X试点等方面成绩突出,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9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工作成效

(一)打造“红色榜样”,助力“红色引领”

1.建起来,立起来,打造党建品牌

2019年,我校党委着力打造“红、专、严、实”党建品牌。一是开展党员“五亮”工程。学校主要领导和8位优秀党员用“我为东职代言”的方式传播党建力量,用“身边好榜样”激发“红色力量”。学校管理层负责人如专业主任、教研组长、支部书记及学科带头人、班主任等主动将工作职责牌立起来、班级管理目标亮出来。二是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志愿者每周五到结对共建社区开展“四个百万·周末大扫除”活动,开展的活动多达500多人次。对接英山理工中专,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学校获得“湖北省精准扶贫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委成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推进党建宣教月活动。四是各类学习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党团共携手, 学习争先锋”活动,把“学习强国”从党员的自觉行动扩大到优秀团干部。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5次。开展五项技能比赛,培养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武汉教育读书联盟“轮值周”读书分享活动,学校常年有50多年教师成为“阅读达人”。

2.沉下去,动起来,狠抓整改落实

将党建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边学边改、立查立改,强力推动落实,杨春平书记召开的青年教师座谈会,高德胜校长召开的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等调研活动深受教师欢迎,目前,党委班子成员已开展调研7次,检视问题 18项。坚持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要抓好检视问题,学校班子12个检视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班子个人检视问题也已经整改了30项。

3.树起来,亮起来,选树身边典型

一是通过选树活动,将身边榜样“树”起来。学校党委联合湖北日报荆楚网开展了“寻找党建榜样”校园优秀党建巡礼活动,8党员代表一展风采。举办《身边好党员》征文和师德征文活动。举行第35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评选表彰了10名“优秀班主任”和20名“先进工作者”。近三年新增学带优青14人,其中党员10人,3名省优竞赛教练中有2名是党员。1人获评2019东西湖楷模·最美教师二是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学校和教师形象“亮”起来。全年在楚天都市报、长报、市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400多篇次,其中大型报道8次,推送市级学带优青宣传材料5个,推送的邓永仁同学获评武汉市2019年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一人在湖北省教育百篇好新闻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二)厚植文化育人土壤,激活文化自信基因

1.坚持立德树人,深化自信教育

一是固化育人阵地,拓展实践基地。抓实校内班(团)会课、道德讲堂、思政课等课堂,开展“三爱”“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建设实践活动阵地,开展读经典、迎军运、文明之旅、劳动之旅等实践活动。

二是深入推进“自信教育”,树学生身边榜样。开展“东职之星”推选活动,有1000多人次被评为“东职之星”,有56人被推评为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区第四届“临空雏鹰”,树立了学生身边榜样,增强了其自信。

2.开展特色活动,推进知行合一

一是以竞赛活动促进情智发展。一万多人次参加了“学党史国情”知识竞赛、“学宪法 知宪法”宪法小卫士挑战赛、 2019年禁毒知识答题等网络平台学习与答题活动。“学党史国情”知识竞赛组织情况在湖北省中职学校中位居前十名。在武汉市2019年中职生“与祖国共进,与军运同行”时事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两个二等奖。学校被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禁毒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以文体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征文演讲比赛、“我和国旗同框摄影、“与祖国共进,与军运同行”等主题文化教育活动。组织了2019年“东职好声音”校园歌手大赛、“高歌新时代,扬帆再起航”红歌大合唱比赛等文艺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浸润,在文化活动中绽放自信。19护理的张嘉怡等三名同学参加2019年武汉市中职好声音比赛获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三是以社会实践促进能力发展。2000多人次参加了军运会筹备、预演等工作,《个个大指嘎》入选军运会开幕式暖场节目,在武汉市职教活动周上,我校选送大型情景剧《匠星璀璨向未来》首次在市职教活动周内场舞台上演出,引起轰动,护理专业代表市生命健康行指委选送的艾灸、中医推拿,婴幼儿护理展示项目引得参观的人们纷纷前来体验。

四是创新技能节展示活动。成功举办了学校第二十二届技能节集中展示活动, 7个专业和8个社团共计108个项目,以及近30个企业参与了集中展示,60多家合作企业代表、300余名学生家长及数百名社会人士走进技能节展演现场。首次邀请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首次聘请高校教授担任评委。

(三)抓实教学诊改,紧盯质量提升

1.开展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反复修订学校诊改实施方案,并请黄冈职院专家提出修订意见;重新梳理部门职责和管理制度。二是两链打造。结合外界交流经验,编制各类模板,并要求各部门撰写目标链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并聘请第三方建设学校大内控制度,以实现制度管人的目标;落实了每月按照诊改要求收集整理各职能部门上交的月目标诊改自查统计表;收集了约50个国颁标准。三是数据采集。做好采集服务和指导,提前完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并按要求报送学校发展典型案例5个,编写学校2019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2.抓实常规管理,提升教学效率

一是根据教学诊改的要求,重新梳理制定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确保了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二是认真落实教师公开课及专业学科的“五定”教研活动,通过活动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三是通过教学教改,助力高考。723人报名参加技能高考,54人过本科线;124人报名参加艺术类高考,84人专业文化双过本科线,上线率68%210人参加“3+2”中高职转段考试全部通过,通过率100%

3.抓实组织管理,提升办赛参赛水平

一是办赛组织严密,井然有序。524日和28日,分别承办了武汉市中职生技能大赛电子电工和网络空间安全两个项目的比赛,1119日至21日,承办了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和网络空间安全两个项目的比赛,组织工作井井有条,深受组委会领导和参赛师生的好评。

二是大赛创新管理,硕果累累。继续实行包干制,通过备赛参赛来促进专业教师团队的培养,并以此带动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获得31,继续领跑湖北。在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推荐组和抽测组共获得一等奖1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8个。在武汉市中职生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16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0个。

(四)调结构抓提升,促进队伍建设

1.转变教师身份,增强队伍稳定性

20197月,学校通过区教育局定向遴选招聘了聘用制教师70名,稳定了教师队伍。下一步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继续用完剩余指标,吸纳优秀人才加入东职教师队伍。

2.抓实分类培训,培养骨干力量

一是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开拓教师视野。2019年共组织国培9人次,省培32人次,市培15人次,区级培训12人次。推进专业教师下企培训。全年共有60人次参加企业实践。强化校本培训,如今年暑期我校首次组织了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25名教师前往杭州和上海职教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创新开办了“名师大讲堂”,即每个月聘请一名职教名师或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引领教师成长。二是落实三年规划,培养骨干教师。今年学校新增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教师4人。三是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新申报双师型教师21人,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13人,中级双师型教师6人,合格双师型教师2人。四是力抓“师徒结对共成长”工程,在班主任中首次试行“师徒结对共成长”。

3.抓实科研竞赛,提升业务能力

一是修订了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二是鼓励课题研究。1个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通过立项论证;2个课题通过武汉市第四批教师个人课题结题被评为三等奖;4个课题通过区级遴选,报送第五批教师个人课题;完成2016年度市级重点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编印了两本成果集。组织申报了3项教学成果奖(全市45所中职校共申报了40项),目前获悉有2个项目获奖。另外组织参加2018年市职成教论文评比,获奖率91.7%三是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共有13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

(五)着力特色发展,推动专业提档升级

1.调整专业结构,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引导专业建设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计算机类、智能制造类、生命与健康类、人文艺术类四大专业群。暂停音乐、美术等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水平实训基地正在发挥效能,成为校企合作和对接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的新平台。数控专业新建机加工实训室,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以上两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好评。

2.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规划方案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组织各专业重新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作为全市中职学校牵头单位,负责承担市级优质教学资源基地建设任务。

3.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顺利,赢得了专业发展先机

护理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成功获批老年照护及母婴护理“1+X”证书试点,我校成为武汉市4所获得第一批、第二批证书制度试点学校之一。首批老年照护证书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已有12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考证。

(六)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双育人深入开展

1.继续打造校企合作联盟品牌

继续加强与校企合作联盟28家企业的合作。今年结合武汉市校企委工作计划,重点打造“匠心育匠人、青蓝共成长”等大型活动4次,其中旅游专业与纽宾凯酒店组织了企业内训课堂,计算机专业与联想集团组织了企业进课堂网上直播活动。12月,四名学生与高校选手同台较量,夺得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团体二等奖。

2.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完成了长兴班、纽宾凯班、联想班共106名学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签约率 82%。完成企业内训课堂等大型活动4次,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工和管理人员授课9次。

3.继续保持对外服务功能

学校与武汉力硕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办学,2019年工程驾驶培训合计1492人,其中行车146人,叉车1346人。其它安保人员培训436人。

(七)加强交流合作,彰显国际元素

1.有效开展学术和人文交流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非常关注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关领导(黄华、刘之福、徐扬、刘冬)到我校视察、调研,并指导工作。组织干部、教师80人次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取经,同时全年接待来访国内外同行参观访问交流160人次。

继续用好“东职大讲堂”这个平台,邀请了翁孝川、胡明道、郑立平、禹诚、胡晓勤、张春莉等专家到校讲学。组织或者承接了数控等专业和学科的市级、校际之间的教研和交流活动。邀请兄弟学校同行对管理人员进行教学诊改专项培训。

2.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和国际交流

除继续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合作,开办中德汽修班外,还积极同国外高校联系,寻求合作机会。先后与日本和歌山YMCA国际福祉专门学校、日本神户电子专门学校、神户国际大学、神户亲和女子大学,德国IB公益机构接触,寻求合作。11月,在湖北省第十九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教育合作专场”上,学校与美国沃特康姆社区学院签订合约,双方将在合作办学、夏令营、短期学生交流等项目开展合作。129日—1221日,18名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学生来校进行为期14天的援教活动,这是该学校连续第四年来校开展教学与人文交流。

(八)做好成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

电大教育工作。春季招生114人,秋季186人,目前在籍842人。根据学分结构和课程特点安排面授,选聘优秀教师开展面授工作。

社区教育工作。完善了机构建设,建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制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区级规范化社区学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道德讲堂等各类活动,9个单位被评为东西湖区终身学习品牌12名群众获评百姓学习之星

(九)招生工作量中求质,资助工作精准高效

招生工作量中求质,逐步提升生源质量。2019年招收新生1424人,位居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之首,其中东西湖区内生源938人,区外市内生源216人,市外生源270人。今年我校的分数线提高到280分,比武汉市公布的资格线线整整提高了50分。

资助工作精准高效,评选2019-2020学年度市政府励志奖学金66名,并完成了发放的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了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学生的评选和资料的上交工作。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能力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

一是不能满足基本的学习生活需要。多栋建筑的墙体出现瓷砖脱落的情况,对师生构成生命安全的威胁。部分设备老旧,环境较差,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

二是不能满足特色建设和发展需要。目前建筑面积有限,重点专业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受到校舍条件影响,无法实施。

(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虽然通过定向遴选新进了一批聘用制教师,但仍然存在着结构性、专业性的问题。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高级双师型教师、高级工(技师)的占比较小。

(三)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结果不尽人意

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过程和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抓住核心要素,合作机制、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模式。

三、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常规重点工作

1.完善校园改进规划,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重点为提升基础能力建设和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优先解决校舍安全问题,力争改造项目在20208月底完工。

2.继续聚焦课堂,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把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与学校教学督导和质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做好“五定”的教研教改活动。

3.继续抓好专业建设

一是抓专业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培养1-2个在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主任。二是抓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按照达标和特色发展的要求,切实拿出专业发展规划。三是抓专业骨干队伍的建设。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调整。五是抓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4.改善教师结构和待遇

一是争取柔性引进名师,打造名师工作室,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继续用聘用制机制引进一批教师,三年内达到相应职数,使编内教师和聘用制教师数量达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三是继续引进或者聘用能工巧匠,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二)特色和创新工作

1.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统筹做好“老年照护”“母婴护理”两个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的规划工作,做好第三个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

2.将技能大赛工作做牢做实

探索更加有效的竞赛管理办法,力争在2020年的全国职业院校上夺得1-2块金牌。

3.强化项目管理,打造高水平实训室

4.深化校企合作和合作交流,推进双主体育人模式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912

Copyright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7-83892246(校办) 83220451(招办)83895175(就业办)

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东西湖大道2658号(107国道七雄路口)  鄂ICP备11003672号-1    

  • 微信二维码
  • 手机二维码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