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首页/教育科研

2015-2016学年度教务处工作计划

时间:2015-08-28  
   
 2015-2016学年度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学校新学年“强化管理,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专业、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创新改革,加大课程体系建设(技能高考课程设置和校本课程开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和升学质量),为学校品牌战略贡献力量,特制订本学年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重点健全教师量化考评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晚自习管理制度、实习、见习、实训管理制度等,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进一步规范教学日常管理,尤其是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和实习实训秩序,规范教师备教改行为。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的实施,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四)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理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关系,使各专业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基本成型,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明显提高。
(五)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强化监管和考核力度,促进实训场所的有效有序运行,确保技能场所使用率100%,利用率达90%以上,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促进技能课教学质量。
(六)加强各级各类竞赛的管理,提高市级以上技能竞赛的覆盖率,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一批技能尖子。
(七)加强艺术高考、普通高考和技能高考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加大高考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创新,提高高考质量。
(八)加大考务管理,规范校考、技能抽测、全市公共基础课程抽调考、中考、高考的考务,树立良好的考分,创建市区优秀考点。
(九)规范教材购买、发放流程,杜绝资源浪费;加强图书室建设,规范管理,提高使用率,切实为师生素质提升服务;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范处室档案管理,为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服务。
(十)加强处室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处室队伍,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 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改革需要,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健全实习、见习、实训、晚自习管理等教学管理程序控制文件,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师量化考核体系,确保一切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提高教学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2. 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规范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备、教、辅、改、考、导等教学行为,加大检查和抽查力度,加强巡堂、随堂听课、问卷调查等教学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杜绝教学缺位现象。
3. 加强对教学常规管理各项统计数据的分析比对工作,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加大对重点教师的课堂和重点班级的课堂,尤其是技能实训课的关注力度,基本杜绝“空堂、乱堂、混堂”现象。
4. 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根据各专业及教研室的特点制定相关教研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四定”原则(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主动参加专业办公室和学科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一年之内至少全部跟踪一次),及时与教研活动负责人沟通,提高教研活动规范性,提升活动质量。
5. 落实部门人、岗、责,加强内部管理和内务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处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合理安排内务工作,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和干得好事的的教学管理团队。
6. 抓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各类数据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工作,为教师考核、质量监控以及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7. 规范考务工作:严抓考风考纪,完善考试考核办法,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各科考试形式,内容,技能考试管理要求等。除做好本校的考务工作外,对学校承担的其它考试工作认真组织落实,如高考、中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等。
8. 抓好技能节:总结提炼以往技能节的得失,根据发展需求,创新技能节运行模式,扩大技能节覆盖面、调整更新技能节展示项目,使技能节真正成为师生提高技能水平的有效载体。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比例结构,提升综合素质
1. 加强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利用一切可能的契机加强对专业主任、学科教研员的培养,努力提高其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及教科研水平,促进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升,使其成为管理的好手,专业或学科的带头人,从而进一步促进专业和学科建设,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加大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的培养工作,协助教科室开展好各类师训活动(校本培训、国家、省、市、区的培训、下企锻炼培训等),鼓励教师学历进修和业务自修,多渠道开展教学技能比武,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
3. 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加大三大工程建设的力度(基础达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若干名担任兼职教师,继续落实好专业教师下企业研修的制度,制定相应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项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考证。同时,扩大师徒结对范围(区级学带优青和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结对),并规范相关管理工作和奖励制度,从而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教师结构相对优化(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
4. 继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案的落实,要求每位教师量身制定自培或自修计划,做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以专业办公室和学科组为单位,结合本专业教师和课程设置情况,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和进修计划,培养一专多能,让每位专业技能教师新掌握1-2门专业理论课程,能够在不同学期承担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起到缓解职业倦怠和上下学期教学有效衔接的作用。
5. 全面落实我校师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做到各类培训安排到位、信息上报到位、过程管理和后期实践研修组织到位,不断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逐步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6.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价更科学、更规范、更实用,使教学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同时,为教师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淘汰机制的构建),为学校决策服务。
7. 开展东职十大魅力教师评选活动(个人视频资料、演讲、综合才艺等),使其成为教师提升综合素养的风向标。
   (三)突出职教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并协助各专业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并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联盟的资源,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指导,修订细化教学实施性计划。
2. 调整课程设置比例。依据各专业和学科组的市场调研报告,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改革,调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完善和修订教学内容的处理,使公共基础课更好的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使技能课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加强对各专业和学科教材的选用与管理,并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同时加强对重点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
3. 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学校实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和“3+2”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在理工科专业进一步开展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在服务类专业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场景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教学模式以及“3+2”中高职衔接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处理等问题,提升培养质量。
4. 强化双证制教育。依据劳动力准入制度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积极在学生中开展双证教育制度,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认定。在确保现有双证制教育的基础上,在专业面和项目面上都力争拓宽,使毕业学生双证率达90%以上,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四)强化实训基地,规范实训管理,服务技能教学
1. 优化实训场所。加大对技能场所的调研,结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整合实训场所,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场所的作用,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根据现有实训场所、设备台套数所能提供的工位数,根据教学实际对实训场所分时段、分班级进行有效合理安排,用足用实场所和设备。
2. 规范设备管理。强化对各专业实训场所设备的管理与考核,为进出各实训场所的设备、器材和耗费品建立档案和台账,同时做好消耗品的登记及损毁物件的报损登记,确保账目清晰,准确无误。
3. 规范实训管理。加大对实训场所的巡查和抽查力度,结合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确保各专业技能项目分类及训练流程规范,不断完善实训教学运行机制,使技能场所使用率100%,利用率达90%以上,设备完好率在90%以上。
4. 紧抓安全管理。切实加强技能场所的教学安全工作,严格操作规程,完善各专业实验、实训的要求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不定期进行实训安全检查,确保实训场所无安全事故。
5. 提高利用率。在满足技能课实训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大力开展明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此项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选拔有一定特长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培养对专业的热爱,提高场所利用率。
   (五)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模式方法,寻求竞赛突破
1. 收集竞赛信息。搜集各级各类竞赛通知,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教育局等主管部门的联系,获取相关竞赛信息,为师生参赛创造条件。
2. 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各专业竞赛交流大会,总结历届比赛得失,集思广益,寻找突破途径。
3. 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如《技能竞赛教学管理制度》、《师生竞赛审核制度》以及《竞赛奖励制度》等,加强各类竞赛参赛准入管理,完善师生参加各类竞赛的制度。推进技能竞赛训练手册的编写工作,使学校技能竞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不断促进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本人参加教师组的技能比武。
4. 创新模式方法。在总结经验教学的基础上,各专业组建竞赛梯队,并结合各专业特色和技能竞赛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参赛目标,并拿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突出体现在竞赛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上,将竞赛教学与日常技能教学结合起来。
5. 搭建校内平台。结合各级各类竞赛要求,在校内要搭建各种与外部对应的竞赛平台,调动师生参与竞赛的热情与积极性,力争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涉及的专业全覆盖全参与,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一批技能尖子。
   (六)强化日常管理,推进高效课堂,提升高考质量
1. 加强对各类高考的教学日常管理(日常教学常规,月考组考及质量分析等),突出高考班班风和学风的建设,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改革,使高考教学符合校情和学情,促进整体质量提升。
2. 统计分析2015届技能高考各项数据,召开碰头会,收集反馈意见,探索技能高考的特征、规律,以适应新时期的高考要求。继续探索艺术高考的特点与模式,总结备考和教学经验,以寻求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升学率和本科率。(重点分许省考和国考的区别与联系)
3.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更大范围的收集整合各类高考信息,集中研讨,力争高考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强化内务管理,增强协作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1. 加强处室建设。一是加强处室队伍建设,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团地建设,强化处室人员的责任意识、协作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强化内务管理,健全各种内务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流程,确保处室所有工作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三是做好图书购置、上架、信息录入工作和借阅工作,开放图书馆、学生阅览等工作,引导学生读书,读好书。
 2.  加强协作服务。一是配合政教处、团委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二是配合招生处搞好招生宣传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三是配合专业抓好各项教学改革活动。四是做好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