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首页/教师风采

“疫”路有我,勇敢向前

时间:2020-05-12  


一个90后“护理教师”的战疫故事

(通讯员杨春平 戴立勇)她是一个90后,东西湖职校临床护理专业的一名普通教师,大疫当前她成为第一批进驻东西湖柏泉街东光宾馆观察隔离点的一名工作人员,她负责人员管理和数据统计,接送病人,整理消杀,每天巡查记录,与隔离者面对面……从紧张到恐惧,从焦虑到坚定,近60天,没有轮休,没有回家,她从一个风风火火的毛丫头蜕变为一个干练坚毅的“逆行者”。

 “妈妈,我一定会回来的!”

1月23日,新冠疫情爆发,武汉封城,随后东西湖柏泉东光宾馆就被改造为隔离观察点。在教育局和学校的号召下,李瑀琪和教育系统其它几名教师成为特殊的志愿者。“本来不是很紧张,可是岗前培训的那一天,心里就慌了。”看着培训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演示防护服的使用,尽管李瑀琪是学护理专业的,但她仍然感觉到“新冠病毒”的厉害。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也难以挥去心中的紧张,对于从未经历“风雨”的她来说,前路一切未知。

2月3日,这是李瑀琪最难忘的一天。上岗第一天,最疼她的外公去世了,生病的妈妈更是雪上加霜。“怎么能够退缩,也不能退缩!”面对亲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劝阻,李瑀琪仍然作出选择。

安顿好母亲,她走进东光隔离点。这是一个非常陌生而又紧张的环境,来来去去的车辆和人员带来无形压力。为了尽快接手工作,简单的与驻点的余丙新主任对接后,李瑀琪主动要求医护人员带她跟岗,熟悉院内环境和工作流程方法。她刚接手的工作是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外出登记和处理患者突发问题,看着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患者信息,有涂改,有变更。她立马发现问题,因人手不够,之前的数据都是由医护人员提供,但因为医护人员处理患者事务比较急,记载的数据并不是很完善,为了保证数据及日常管理有序有节,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她正式接手了院区的日常管理和数据统计,学校教务处管理岗位经验让这里井然有序:明确医护人员工作职责,规划了工作时间表,编制每日一表、医护人员交班表,明确患者每日身体状况,并设立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或65岁以上疑似患者的处理机制,实现院内院外双查监护。

“每一位隔离者背后都有一个期待的家庭,我能马虎吗?”为了做到准确无误,她放弃所有调休的机会,每天七点半开始直至晚上十点,紧盯着每一个环节,汇总数据并及时上报。稍微有空,就协助疾控人员做消杀,查房。她目睹了一批人转出去,又有一批人转进来,以及“病魔”对每一个家庭的伤害。

可是隔离点静得可怕,她清清楚楚的能听到自己在防护服内的呼吸声,甚至能感觉到气流迎面撞击面罩的颤动。

 “主任,我会搞定这一切。”

2月5日,一件突发事件深深震撼了她。

那天早上,如往常一样,所有人员交班完后各就各位。上午九点,医护人员正准备查房,突然接到了隔离点负责人的电话:一名董姓患者的家属说联系不上患者,打了很多次电话没有接,希望我们能上楼查看一下患者情况。“我们接到这个电话第一反应就是紧张,因为这个患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名年级较大的女性疑似患者,状态并不是很好。”过了一会,上楼查看的医护人员回复疑似患者并不在自己的房间!恰在此时,家属电话不停在催促,一团阴影立刻笼罩在大家心头。李瑀琪迅速查看了外出记录,该患者并没有外出。大家终于在隔壁房间找到这名女性,她已经倒在地上,但还有意识。

李瑀琪立即启动应急方案:联系120救护车,报告隔离点负责任人,并对患者做了紧急的处理。“好在该疑似患者顺利送至定点医院,要是失去这个鲜活的生命,我将终生自责。”面对余主任的安慰,她还是显得心有余悸。是的她知道,隔离点条件有限,酒店成为隔离点和临时医疗救助点,患者又都是在独立密闭的环境里,发生危险的因素特别多。这一刻让她对新冠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战胜“疫魔”的决心。

喜欢反思的她,想了一整晚,她想到一个“三查法”,得到隔离点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医护人员一天“上门”三查为主是第一查,其他人员电话查询为辅是第二查,街道工作人员电话问候为补充是第三查。 “主任,我会搞定这一切!”面对主任的赞赏,李瑀琪更加坚定的说,“确保在此之后患者从入点到离点的安全。”

 “没事,坚持就是胜利。”

2月25日,武汉防疫进入紧要关头。李瑀琪所在的柏泉东光隔离点迎来了角色大转换:根据区防疫指挥部的命令,疑似隔离点将改为确诊患者(无症状)观察点(康复驿站)。毋庸置疑,这一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工作量,更大的危险性,对于高强度连续工作将近一个月的李瑀琪她们来说,更大的挑战和历练即将到来!

疾控老师提出了专业消毒要求,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清理和消杀任务谈何容易:环境需要全面清理,所有房间所有用过的东西全部清走,污物间清理干净,所有房间、走廊、楼梯、电梯、垃圾桶全面终末消毒,房间通风,宾馆内所有垃圾都拖走……

医护和志愿者比较娇小,但做起事来一点也没有矫情。被子又大又沉,抱不动就拖着,拖到电梯口,卫生间垃圾桶底部粘的卫生纸倒不出来,她们毫不犹豫的用手抠出来。“桂医生是唯一一名男性,主动承担起了背喷雾器消毒的任务,装满消毒液40余斤,基本5间房间就需要重新配一桶,桂医生咬着牙把近60间房间都喷洒消毒,搞完累瘫在了楼梯上,等脱了防护服衣服都湿透了。”三个房间几乎堆满了污物,这些由8名城管人员负责清理,他们需要在三个小时内清理干净,干完这一切,一个1米8的大男生累得坐在楼梯上只喘粗气。

“每个人都已经累得直不起腰,看到大家湿透的防护服,我哭了,护目镜下留下了眼泪,为‘战友’也为自己。”,面对安慰她的“战友”,李瑀琪说,“没事,坚持就是胜利!”

随后,55名从方舱出院的患者顺利转移到隔离点隔离。曙光一点一点出现在患者前头,也出现在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头。一想到患者即将安全离院,李瑀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鼓励和激励,容不得她考虑如何面对病毒和感染。

 “阿姨,我会安全的把您带出去!”

从方舱出院的患者,所有的物件一律不允许带出。到隔离点后,日常生活用品将什么也没有,刚刚经历危难的他们可能有点焦虑,或者惶恐。隔离观察点临时调动了所有资源,力所能及的为每一个患者准备所需用品。当晚,有患者说被子太薄很冷,可是临时哪里还有被子?“把我们的给患者,不能让他们着凉了。”李瑀琪发出倡议,于是大家陆陆续续把自己生活区的大部分被子提供给了患者。当得知是工作人员的被子,王阿姨说什么也不要的。“阿姨,你拿着吧,你刚刚从方舱出来,需要它。”李瑀琪硬是把被子塞给了王阿姨:“阿姨,我会安全的把您带出去!”

48岁的喻道清是常青花园居民,2月初,她因为有发热症状被安排送到东西湖区最早的隔离点——柏泉东光宾馆接受观察。“她身体被疾病摧残的非常虚弱,上下楼梯都毫无力气。”李瑀琪和医护人员给了她更多的“关照”不久喻女士就被送入方舱医院治疗。在痊愈后,又回到熟悉有爱的柏泉东光宾馆继续接受康复观察。出院后喻道清在“柏泉东光加油”患者微信群里发出献血倡议后,许多患者纷纷响应。

作为患者微信群群主,李瑀琪第一时间向隔离点指挥部汇报了此事,并梳理了报名人员的身体情况。为了减低风险,李瑀琪反复与金银潭医院献血点等方面沟通,将临时采血点设在隔离点。3月10日,8名康复患者成功献血。 

献血者的善举让李瑀琪萌生了为每一位献血者颁发“柏泉东光战‘疫’之星证书”的念头。“感谢您让危重患者获得重生的希望!”李瑀琪在证书上写下了感激之言。在献血者眼中,这个没有签章的“柏泉东光战疫之星”纪念证书,可能比有三个红章的“爱心捐献荣誉证书”更有温情更有价值!

 

4月8日,武汉“解封”,“抗疫”大会战告一段落。当月,李瑀琪入选武汉临空港抗“疫”巾帼英雄榜,并获得团区委颁发的“战疫团干先锋”称号。

7c96b8fa24d0a55464a5520aab7e364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