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视自我
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已为明;知人不易,知已更难”。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要全面认识自己(能力、特长、习惯、性格和气质类型)、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知足常乐。首先应该客观寻找自身优势。中职生与大学生相比,工作态度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较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心理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实事求是地作出自己的职业定位。第三,树立就业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源泉,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
二、正确定位
目前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是:劳动力过剩"就业岗位紧张"就业压力大。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中职毕业生,要抓机遇,有岗位则上,无岗位要挤,不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要有在岗位上学习、进步、锻炼、发展的意识,将自己正确定位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即“中初级劳动者”。把握角色转换:学校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独立个体"社会人。学会正视社会,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和求职能力、推销能力、合作能力,做好“不怕转岗、不怕改行、不怕失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敢于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于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打击,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更新观念
职校生既看到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个社会正常的人才是正金字塔型形,基层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间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上面是一个大批的创新人才。基层和中层的劳动者大都为职校生,这就为职校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另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各地高薪招聘技术人才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职校生要改变好高骛远、选择适合自己、有利用自身发展的职业,哪怕幸苦一些、薪酬少一点、条件少一点、条件差一点、地方远一点也在所在不辞。要有先站稳脚跟,充实和打造自己,再展翅飞翔,谋划未来的战略目光。
四、调整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就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就业的问题。因此,具有健康成熟的就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养成务实作风是职校生应该倡导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为此,建议中职毕业生要进行职前“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心理充电”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毕业生迟早了解自己,找工作时能沉稳应对,使自己明白在当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有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