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结
首页/规划总结

东西湖职校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2016年度工作要点

时间:2016-01-20  

 

 

继续深化改革创新  促进质量内涵发展
——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2016年度工作要点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5年度,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以及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区域经济和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强化改革成果促内涵,以探索重点项目促创新,力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质量内涵发展;以校企合作为支点,重点探索校企合作联盟、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有质的飞跃;以开办中德汽车机械电子师班为开端,在师生交流、课程建设、获取双证等国际合作办学领域有量的积累。
本年度,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佳书香校园”“武汉市教育系统双创双满意活动先进集体”“武汉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学校”“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先进单位”等称号。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5年度学校特色工作及成效
(一)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强化育人为先理念
重视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规范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围绕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道德素养等开展工作,主要从环境卫生、寝室内务、校牌佩戴、校服着装、仪容仪表、两操、阳光活动、班团会活动等抓落实,做到每天巡查,每天反馈,及时跟踪问题,督促整改,保障常规工作质量。
11月,学校开展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月活动。开展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活动,教育学生从“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并在各专业开展视导和评比活动;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树身边榜样;开展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比表彰活动,树先进典型。该活动全员参与,学校成立领导小组,部门、专业专人视导,并填写“情况反馈表”,定期召开专题探讨会,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该活动使“全员、全时段、全方位育人”的学校德育管理理念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二)以活动文化为先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重点打造活动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有职教特色的德育和教学活动模式。主要开展了体育类、文艺类、主题类、素养类等德育活动,开展了以“技能节”为主体的教学与展示活动,参与20000多人次,力求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锻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各类活动正逐渐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信心的重要先导途径,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开展了篮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等体育类活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教师节”“东职好声音”“舞林大会”“纪念一二·九诗歌朗诵会”等文艺类活动近20场次;组织开展了书法、动漫、吉他、摄影等9个社团的活动,其中电声乐团、街舞社团多次参加社会演出;结合中职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开展了相关系列活动,学生竞赛中获奖60多人次;邀请社会人士、企业代表、专业人士等来校讲学、讲座近20场次;开展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类活动10多场次;开展技能节展演、技能比武等技能类活动3场次,参与师生3000人次。
今年开展技能节展示活动,特地邀请了300多名在校生家长参加,让家长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学到的过硬技能,还安排了许多专业教师与学生同台献技,师生同台竞技,学生因此也备受鼓舞,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还邀请了近50家企业代表以及日本、德国等外国教育机构代表等共计近200人参与。
两名学生在武汉市教科院组织的“书香校园”讲演比赛中分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在参赛学校中属于领先成绩;学校管乐团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武汉市“江汉杯”管乐团展演活动获团队展演银奖。
(三)以技能大赛为标杆,引导开展技能训练
以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标杆,引导专业、教师、学生重视技能训练,重视学生整体水平提高,重视技能苗子的选拔和培养。以专业为责任主体,在相关企业、行业的指导和协助下,开展以生产与竞赛相结合模式的技训活动,“以赛促练”逐渐成为营造学习氛围的关键。
加大基础能力训练的力度。选择了更加适合现代中职生学习特点的方式方法,加大了实操的训练和投入份额,倒置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学生先学部分实操,激发学生兴趣,带着在操作中的疑问再来学习理论。这种模式带来明显效果,学生积极性迅速增强。为了在设施设备上跟进,学校加大了各专业硬件建设,并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支持,省厅、市局还拨专款用于汽修、电子电器专业基础实训和3D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项目建设。
提升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为实现该目标,高度对接岗位要求和技能大赛标准,学校借技能节平台,邀请10家企业以“组织活动,资金支持,参与评价”三大方式参与,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和竞赛项目裁判员,参与技能节展示和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技能是否过硬,企业和社会说了算,也让第三方评价成为主流。省级品牌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技能大比武,每个班展示一台节目,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和该专业教师共同现场评分。今年技能节邀请企业参与,就是将第三方评价由日常教育教学延伸到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中来,为今后加大第三方评价的份额积累了经验。
信息化教学大步推进。在理工科专业进一步开展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在教学中逐步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比例,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数控、汽修、电子等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产学一体化教学逐步形成。
本年度,电子、计算机、数控、汽修等专业学生在市级、省级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其中,电子、计算机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11月,电子、计算机、汽修专业组成的代表队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7个项目竞赛,3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学生累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49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奖8人次,省级奖18人次。
(四)以校企合作为支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经历了从“订单培养”到“引厂入校”,再到“校企联盟”“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演进过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高效利用好实习平台。学校以生产实习基地为平台,密切产教结合、校企融合并初步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生产实习基地内的5家企业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企业员工被聘为专业教师,专业教师被聘为企业员工,按照双方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年接纳见习、实习学生达2000人次。
成立校企合作联盟。电子电器专业、数控专业与武汉地区9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之路,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学生实训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对接生产(服务)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就业率连续十一年超过98%,稳定率超过70%。以华城电机为例,该企业超过1/4的员工和超过1/4的的中层干部都是东西湖职校的毕业生。
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武汉市首批试点的中职校,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务实的完成了几项重点工作。学校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多次到外地培训、学习和取经。今年暑假7、8月间,电子电器专业派遣9名专业教师深入华城电机(武汉)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进行了一个月的下企锻炼和调研调查,了解企业管理运行模式,熟悉工艺流程,感受企业文化,积累了宝贵的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与多方多次磋商的基础上,以校企为主体,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还制定了《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各类协议和管理制度共计17个。明确了双师选拔标准,委派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学习,企业导师参加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参与课程改革等,指导学生在企业参观见习,企业师傅到学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企业班主任协助管理学生,并逐步把企业文化带进学校。
产教融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能力。以学校生产实训实习基地为依托,在巩固与现有5家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还引进了武汉微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神舟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为与武汉新兴产业对接打下基础。学生以“学生”“员工”双重身份在此开展生产实习,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教学,并有效开展工种或者岗位轮训。电子、汽修等专业利用自己的生产线、加工车间,开展小型对外加工生产活动,给师生创造了生产实习的平台。
引入第三方多元评价。请进来评价,聘请企业师傅参与技能考核,组织企业参加技能节竞赛活动,如武汉银桥南海光电、莱斯特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相应专业共同举办技能节竞赛活动,并组织评价。送出去评价,师生参加生产实践、各类竞赛、服务活动,接受企业、社会评价。
(五)以研学并举为路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紧抓“培训和教科研”,把它作为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强化素质。观念上将培训作为给教师的一项福利,创造条件争取让更多的教师外出培训。学校全年组织区级及以上的各类各级培训近300人次,其中5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学习,6人参加国培。每两周一次开展“专业建设专题研讨”活动,继续深入探讨各类模式改革和如何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国家级、省级培训交流分享会”、“现代职业教育教育体系解读”、“新进教师培训会”、“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制作专题培训”等30多项专题培训。今年10月、11月期间,还开展了教学质量管理月活动,每周有意见反馈与研讨会,每两周上交调研报告,引导关注课堂,关注教学质量。
    依托课题,开展科研,全员参与。依托学校重点课题和个人课题,力争将更多的教师纳入进来,带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发挥个人和集体优势。学校承担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环境下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电子、数控等七大专业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结题任务,被评为市级优秀,并准备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专业发展,最终促进了学校发展。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和征文、论文评选比赛,通过组织团队帮扶,重点攻关,面对面交流等途径,强化竞赛过程管理,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两名教师在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中分获二等奖、三等奖;2人参加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得教学演示三等奖;25人在市级优秀论文评比、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奖。
    示范引领,培养名师,打造团队。先后成立“石晓明名师工作室”、“王国红名师工作室”以及建设“胡铮名师工作室培训基地”,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电子电器专业的毕红林就是胡铮名师工作室重点培养对象之一,本次省赛成为单片机裁判,成为业内专家。20多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优青教师与近50名教师结对成长。
教师参加各类评比和个人竞赛活动78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奖9人次,省级奖14人次。校企深度融合也为教科研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以此为平台开发校本教材,近几年主编或参编的教材20余本,其中公开对外发行17本。
(六)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是东西湖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东西湖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寻求合作,进一步拓宽社会技能培训领域。发挥重点专业在设施设备和师资上的优势,对内、对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驾驶、电子电工、汽车维修、计算机及应用、面点师等项目培训。全年开展的对内培训200余人次,对外各类培训共计2403人次,其中工程驾驶培训788人,退役士兵培训65人,承接企业培训220人。
   目前正准备着手开展的工作是引入民间资本,探索双主体/多主体股份合作制校企合作模式。引入资金,将整体改造学校生产实训实习基地,并将工程机械驾驶员培训基地做大做强。积极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方面做出更大成绩。
    将实训教学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食品专业每年生产纯净水近2万桶,汽修、电子、数控等专业对外生产简易磨床、折叠椅、电路板等零部件或者产品近1万余套(件)。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开展对外服务,各类文艺汇演、咨询活动每年达40多场次,参与1000多人次。
     开展教学生产和对外服务,既直接服务了社会经济建设,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技能提升,促进了教师队伍成长,可谓一举三得。
(七)以交流合作为载体,提升办学影响能力
    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校,我校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学校交流合作,以专业或者学科为单位,组织干部、教师50多人次赴沿海职业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取经。同时接待广东、河南、浙江等兄弟学校同行共计340余人来访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也从兄弟学校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与中高职院校特别是“3+2”分段式培养的合作院校紧密联系,时时互动。数控、电子、学前专业同武汉软件工程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频繁互访,就“3+2衔接班人才培养方案”“五年一贯制教学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办法”等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共识。其中,武城还专业组织了一次有8所中高职院校参加的大型的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这是一次质量较高的中高职贯通之路的疏导和引领。
为了解最前沿的国际职业教育动向,研究探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想、新模式,委派主管领导、专业教师赴新加坡、德国等地学习,邀请德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职教机构和专家到校研讨合作,指导工作。已与日本、台湾等教育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开展师资培训、学生交流活动等。将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手工业协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合作联办“中德“KFZ汽车机械电子师”教学班”,还将开设英语护理(涉外护理)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境外就业和升学的机会。
(八)以强化管理为后盾,夯实内涵建设基础
强化精细管理,增强管理效能。学校--专业二级专业化管理逐步落实,专业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安全和党务工作,成为行政和业务主管单位,管理效能大为提高。继续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实行双向选择,并配合执行教师管理制度,评定工作业绩。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就业质量。由专业、就业办以及相关企业组成的岗前培训工作小组担任主要培训任务。分别对班主任、家长、学生进行了分类培训,让其了解就业动向、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等等。另外还以专业为单位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10次,了解家长、学生的想法和就业意向,加强合作企业与学生的联系。本年度主要邀请了60多家企业代表来校开展讲座、咨询等活动,培训家长、学生达5000余人次。4次成功举办“双选会”“就业服务校园行”等现场招聘会,把就业招聘搬到了学校内。本年度,顶岗实习推荐率达到98.2%,用人单位满意度96.7%,学生、家长满意度96.2%,毕业生对口率超过75%,其中汽修、电子和数控的对口率分别达到93%、95%、82%。良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生源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招生成果。通过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和成果,另外还利用技能节、体育中考、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社会、家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情况。2015年严格按照最低分数线录取新生,录取了更多高分学生,本地生最高分超过390分,外地生最高超过430分。今年招收新生2026人,其中区外生570多人,位居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校企合作要进一步加强
与生产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目前在合作机制建设上,仅制定和实施了“管理”、“学生实习”等制度,更能体现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等机制建设还需建设和加强,5家企业仅有2家能较大规模的接纳学生见习实习,但是效果不佳,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除电子、数控专业成立的联盟外,其他专业也应该行动起来,把校企合作做在实处。
2.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我校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专业名师的数量严重不足,省市骨干教师、学带优青、金牌教练等不足30人;二是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足,“学带优青”教师有部分没有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结对帮带作用效果不明显;三是专业教师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没有形成。
3.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尚需完善
目前需要建立3大评价制度(机制)。对部门(含专业、合作企业等)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学生的考核奖惩制度。
这些制度没有建立或者没有执行,造成了“部门不作为”“教师不积极”“学生无所谓”“企业跟着混”等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2016年度学校重点工作
(一)狠抓常规,夯实内涵发展基础
继续强化德育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努力抓好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突出自我管理,德育工作做到全员德育,重心下移。完善文明班级评估方案。
有效提高就业质量。依托校企联盟,构建就业网络,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推荐率达到100%,平均对口率78%,重点专业均超过80%。完善学校毕业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动学校拆旧建新项目的启动,完成新综合楼的立项和前期工作,完成学校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快已申报项目的实施,继续提升各专业实训能力。
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研究与管理,转变后勤服务观念,为教育教学和全校师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充分发挥后勤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的职能。
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功能。继续扩大培训专业的数量和提高培训的质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培训中。拓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专业,扩大鉴定的范围。
(二)全面深入,重构学校文化体系
重构学校文化体系。梳理现有体系,融入现代元素;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引入企业文化的力度。努力将优秀学校文化传统与优秀企业文化等有机结合。
继续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校企联盟工作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和研究,努力把国际化办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师德为先,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从师德师风入手,着力岗位实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托校企联盟和企业,加大专业教师下棋锻炼的力度,鼓励教师获取双证。
(四)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推行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坚持以质量内涵为核心,结合信息化建设,加强质量过程的监控,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加大宣传力度招收更多优质生。利用好各类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市级、省级、国家级媒体的宣传。做好学校网站功能性改版工作,把它建设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互动、学习、办公等平台。
继续抓好以赛促练工作。将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向其他专业延伸,整体提升技能水平,培养技能大赛尖子。